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(殷立勤 段雪琼)12月5日,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(MARIC)在第21届上海国际海事展期间,举行以“创新、机遇、未来”为主题的MARIC2024船型推介会。由该院最新研发的2万方液态氢运输船、10.2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(VLEC)、4万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、8.8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(VLGC)等一批绿色节能低碳船型集中亮相此次展会。
4万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。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供图
作为国内领先的船舶总体设计单位,MARIC站在造船最新技术前沿,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,以“服务国家战略、引领技术发展、创造行业价值”为宗旨,围绕“创新机遇未来”,聚焦“绿色智能低碳”以及数字化技术,持续开展绿色船舶、智能船舶、极地船舶等关键技术攻关,相继研发了一批技术领先、性能优异的新船型。
推出的2万立方米大型液态氢运输船就是一款环境友好型产品,为目前中国研发的全球最大液氢专用运输船。氢的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(CO?)以及类似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体等污染气体,且氢能能量密度高且无毒。对全球航运业而言,氢能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增加。由于绿色氢气的生产将集中在世界某些环保能源成本较低的地区,因此液态氢运输船有望成为不可或缺的船型。高效的高纯度液氢运输是远距离大规模运输氢气的重要选择之一。MARIC为因应航运市场的新需求和新趋势,特别研发的2万立方米级的液态氢运输船。其总长约为160米,型宽为26.4米,采用C型真空双壁罐,设计压力为3.0公斤,日蒸发率将不大于0.2%。该船采用电力推进,采用船用柴油与液态氢双燃料型主发电机,采用双尾鳍形式,配备2组4叶固定桨,设计航速约15节。
近年来,MARIC聚焦“双碳”国家重大战略目标,开展满足最新国际排放标准的绿色船型研发,已相继推出了全系列新燃料集装箱船、散货船、油船等船型的解决方案,并对船型方案进行持续优化。未来,该院将密切跟踪海洋氢能装备、氨/甲醇等替代燃料等新技术新领域,不断深化装备技术体系、总体概念方案、替代燃料推进等关键系统研究,引领我国船舶工业绿色船型技术的高质量发展。(完)
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(许青青 关悦)随着北半球多地进入冬季,取暖设备迎来出口高峰。据广州海关5日发布的数据,今年前10月,广州海关关区企业出口电热毯、电热水器等取暖设备超14.8亿元。其中,9至10月出口额超4.3亿元,环比增长5.4%。
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驻高明办事处关员到取暖设备生产企业调研。广州海关供图
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,佛山等地取暖设备制造企业抢抓市场机遇,加大自主创新力度,不断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,出口订单大幅增加。
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设计研发、生产取暖设备的企业,今年10月以来该公司出口取暖设备超650万美元,同比增长26.5%。该公司国际营销副总经理冯典坤介绍,随着北半球各地区陆续入冬后,该公司接到的取暖设备订单需求进一步增加,现在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保障生产。
广州海关表示,为助力关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,扩大取暖设备出口,该关联合地方外经贸部门走访调研关区重点企业,提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出口计划,引导企业通过“提前申报+运抵直装”模式,叠加“一港通”等物流模式,实现货物在珠江内河码头和南沙海港之间灵活调拨,24小时流转不停歇,压缩整体通关时间3至4天。
在畅顺取暖设备出口通道的同时,为帮促企业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,实现“拓市场、稳订单”,广州海关通过政策宣讲会、“一对一”重点辅导等方式,加强AEO政策宣讲与辅导,构建“培育—认证—规范—帮扶”全链条服务机制,引导企业对标AEO标准完善经营管理,享受降低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、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、申请免除担保等通关便利。
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主要开展清洁能源(燃气)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业务,是海关AEO企业。该公司关务经理吴柳燕表示,海关结合公司产品出口实际,安排和AEO企业对接的海关协调员解答通关、享惠、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难题,今年以来该公司家用壁挂炉出口额同比增长近1倍,市场前景较好。
广州海关表示,该关还依托WTO/TBT-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家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,强化技贸措施研究应对,为关区企业提供取暖器、热泵等产品技术法规信息服务,发布国外相关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、风险预警等信息,加快助力大湾区取暖产品“走出去”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