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福州12月5日电 (王俊毅)福州海警局5日对外披露,近日,该局在福州松下海域成功查缉1艘暴力抗法违规渔船,抓获违法嫌疑人3名。
图为嫌疑船企图通过大角度转向的方式进行逃窜。执法记录仪截图
图为嫌疑人指认其抛投的缆绳。王俊毅
图为嫌疑人指认所捕捞的渔获。王俊毅摄
图为嫌疑人指认所使用的拖网。王俊毅摄
当天,福州海警局长乐工作站执法艇在长乐松下海域巡护“海峡光缆1号”海缆路由时,发现有一艘渔船疑似在海缆路由500米保护区范围内开展拖网作业,对海底光缆安全造成威胁,海警执法员立即通过喊话责令该渔船停止作业并停船接受检查。
但该渔船拒不接受指令,采取连续大角度转舵的危险航行方式企图逃避海警检查。在逃逸过程中,该船船员多次抛投渔获物、渔网并还割断船尾的拖网企图销毁证据,还手持扁担与执法人员对峙,使用暴力手段阻止执法人员登临检查。
经过近半小时的追击,海警执法员找准时机跳帮,强行登临该船并控制船上3名船员。经查,该船运载一批渔获物约30公斤,涉嫌在底拖网禁渔区内非法捕捞。同时,违法嫌疑人还涉嫌在海底光缆保护区内违规生产作业,在海警舰艇依法查缉过程中,其暴力抗法行为严重危及海警执法员和自身安全,涉嫌阻碍执行职务。
目前,福州海警局已依法将涉案船舶及人员进行扣押,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(完)
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5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5日在向阿联酋迪拜举办的一场COP28(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)边会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,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。
当日,COP28中国角举办“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: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”边会。陆磊在书面致辞中表示,当前,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,已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、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,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,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驱动力。
银行业是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。陆磊透露,目前,绿色贷款在中国绿色金融中居首要地位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,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8.58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居全球第一,其中近七成投向了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的项目。
银行业成为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要力量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,中国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.98万亿元,居全球第二。同时,银行业还综合运用信托、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绿色发展。
在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方面,陆磊指出,中国银行业ESG体系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,A股42家上市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ESG报告,对完善中国金融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和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。
他指出,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,需要银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高标准、开放性原则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。
——完善标准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。以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为契机,调整更新现行绿色金融标准。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学,推动制定国家标准。
——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。综合利用信贷、债券、信托等多样化工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。创新产品服务,探索并购融资、气候债券、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。
——强化风险管理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保障。建立绿色金融监测与分析模型,提升绿色金融风险的预见、应对和处置能力。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,探索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。(完) 【编辑:朱延静】